2024年3月28日至31日中國歷史科和歷史科舉行了「南京歷史文化考察團」,四十多位中三至中五的師生在南京進行四天的考察學習。我們縱貫古今,從六朝博物館出發,探索魏晉時期民生風尚,遊歷夫子廟的科舉文化博物館;更延展至晚清、近代中國歷史的學習,參觀了南京條約史料陳列館、金陵機器製造廠舊址、中山陵、美齡宮、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和南京長江大橋。在學習過程中,同學記下了學習心得,節錄兩則如下:
S3C 鄭鈞心
這次考察團令我最難忘的是參觀南京大屠殺紀念館,……平時的課本上只會簡單提及死殺者多達三十萬人,以前的我難以對這冷冰冰的數字產生共鳴,更會令人質疑事件的真假。不過,紀念倘以日軍屠殺現場照片、武器和倖存者的證詞,真實地呈現這慘痛的歷史。……我不禁感到一陣陣心痛,忍不住代入遇難者的角度,感受普通人在人性醜陋的一面。人是多麼渺少、無能為力,都說天災可怕,但人禍帶來的傷害也不應小看,然而人禍是可以避免的。因此,這次參觀除了使我感同身受學會站在別人的角度思考,也啟發了我要盡好一個世界公民的責任,多關心各地新聞如戰爭。在社交平台為難民發聲和捐款支持他們,並揭發危害平民的行為,令更多人了解戰爭的殘酷,從而學會珍愛和平,減少民族衝突。同時,這次跳出教科書的學習經歷,激發了我不要只依靠課本,而是親身體驗才能對自己所學的知識有更深入了解。
S3C 李暟榣
南京是一個古都,從出發前的準備到實際踏上這片土地,才逐步揭開它不為人知的神秘面紗,並從兩方面去了解她的面貌。首先,從歷史文化方面,南京在近代史裡的共和革命和抗日侵華扮演重要角色,很多歷史建築和博物館都在此建成,孫中山更於死後葬於南京中山陵。其次,最震撼人心莫過於南京大屠殺紀念館,我以莊重的態度入內,接觸了許多文物記錄,例如幸存者被日軍殺害不成,卻在脖子留下十厘米的傷痕和萬人坑的層層白骨,種種都是歷史,都是發生於南京的事件。歷史可說是一本書集,也是驚世的清醒劑。德國會將昔日的戰爭錯誤,書寫進書籍內,主動承認過錯,並以此教育後世;相反日本卻選擇掩蓋大屠殺事件,絕不承認其真實性。這完全刷新了我對一個國家處理歷史應有態度和重要性的認知,提醒學習「前事不忘,後事為師」的道理。